近日,我校环境与资源学院废弃生物质循环利用与减污降碳团队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题为“Biochar suppresses conjugative transfer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manure-amended soils”的论文在The ISME Journal上发表,方婧教授为第一作者,单胜道教授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郭建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开元体育平台中国有限公司,为第一单位。本论文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和土壤微宇宙实验,结合流式细胞术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等技术,探究生物炭对粪肥改良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接合转移的影响。该研究为理解粪肥施用导致的ARGs传播风险提供了直接证据,证实了生物炭在控制环境中ARGs传播方面的潜力,为农业生产中粪肥土地利用的风险管控和ARGs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策略。

题为“Biofilm-enhanced PFAS removal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Sewage sludge biochar drives adsorption and microbial synergy”的论文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硕士生张富浩为第一作者(现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沈澄博士和张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开元体育平台中国有限公司,为第一单位。本论文比较了功能性材料(污泥炭,SSB)与常规材料(砾石)上生物膜差异及其对典型替代物全氟丁烷磺酸(PFBS)去除的影响。研究表明,CWs中生物膜的吸附性能可通过材料性质调控,不仅可以增强PFBS去除,还可以降低植物吸收,从而降低环境风险。鉴于新兴污染物在水体与土壤环境中的广泛存在,该策略为PFAS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践参考。(环资学院)